首页 / 资讯 / 正文

第四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召开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1-08-02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日前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召开,来自高校、科研单位等330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盛会。

  自2014年起,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旨在将其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地球系统科学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促进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的发展,以及结合国际科学理事会发起的“未来地球”计划,促进四大计划中委会的科学家共同参与。

  本届大会主题为“海上丝绸之路与地球系统科学”,涉及冰冻圈、大地测量学、地磁学与高空物理学、水文科学、气象学与大气科学、海洋物理学、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火山学与地球内部化学以及前述交叉科学等。采用大会、联合分会、各协会分会等会议形式,包含特邀报告、分会场专题交流等。此次大会注重学科交叉发展,有助于实现我国从“地学大国”向“地学强国”的跨越,并为中国地球科学工作者提供一个与国际相关领域顶尖科研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同时,会上还为荣获大会“优秀青年论文”奖的10名青年学者颁发了奖项。

  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主席夏军院士、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主席Kathryn whaler教授、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于贤成会长、中国地球科学联合会郑永飞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院士等分别在会上致辞。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候任主席Prof. Chris Rizos,国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印兴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武汉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成分别为大会作报告。

  侯增谦院士围绕“地球科学发展战略与前瞻布局”进行具体论述。他指出,地球科学正在进入“圈层动力过程整合”新时代,要求科学理念的变革,需要新的科学研究范式,应围绕全球重大挑战和国家重大战略,遵循基础研究“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实现前沿探索与服务需求融合发展;认识“地球宜居性”的形成、演变和可持续性是地球科学领域的重大科学命题,宜居性研究必需从地球深部、外层空间、深海大洋、地球系统四大领域入手,根据地球科学部重点项目申请指南设定和重大类项目立项的总体指导思想,进行支撑地球宜居性的“四梁八柱”顶层设计,并进一步加强综合集成。

  印兴耀教授作了题为《油气地球物理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的报告,从油气资源概况、油气地球物理现状、五维地震数据解释基本理论等3个方面,指出国内油气生产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底线”,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在“地球重力场并行计算”报告中,李建成院士对CPU与GPU的并行运算、物理大地测量学的并行计算、地球最新结果等三部分进行讲解,介绍了地球科学的极高计算要求和计算对大地测量的影响。他分析了GPU、KNL、CPU的计算速度,介绍了大地测量边值问题、地球外部重力场的级数展开和地球外部重力场的积分表达。

  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永飞、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前主席Dr. Tom Beer、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第三世界科学院吕永龙院士分别就板块构造的前世今生;Wildfires,Climate and Road Safety;人类活动对天气预报和碳中和影响研究的思考;海岸带地区新型污染物的多介质传输及其生态风险等4个主题作精彩深入的报告。

  “三位一体的板块构造理论是20世纪地球科学的最大突破。”郑永飞院士作题为《板块构造的前世今生》的报告,回顾板块构造理论的诞生。板块是全球连接的活动带和全球连接的板块边缘,有汇聚、离散、转换断层三种类型板块边缘。他向大会代表们介绍了板块构造理论的十大进展,包括板块运动驱动力、板块构造的适用时间、俯冲板块属性、板块边缘位置、岩浆作用背景、区域变质动力体制、俯冲带热结构、板块运动的属性、板块的构造差异和板块构造起始。郑永飞强调了各个学科的交叉融合,这也是“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的宗旨之一。

  同时,大会还采取300多个展板报告及700多场分会报告的方式,加强对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的理解,及时总结两者在理论、技术与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与成果,促进技术交流。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