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新形势下新闻编审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3-11-27

  ◎  李晓娜

  新闻编审工作,是指新闻单位专业人员对新闻内容进行全面审核和加工整理的工作,是对新闻稿件进行把关、分析、判断,从而做出选择、编辑、处理的过程。新闻编审工作是提升新闻报道质量、确保新闻发稿安全的重要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当前,伴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传媒生态急剧变革,媒体融合深入推进,对新闻编审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新闻编审工作,需要责任担当,需要专业敬业,需要与时俱进。

  一、新闻编审工作内容及特点

  目前,新闻媒体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实行的都是“三审三校”制,即初审、复审、终审,以及初校、二校、三校。新闻编审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报道内容的审核编辑;编校差错的审核校正;出版形式的审核处理。

  在报道内容上,新闻编审工作侧重于对新闻内容的社会效益、文化价值和出版价值进行审核,判断新闻内容质量是否遵规合法,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否符合主管主办单位的宣传要求,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序良俗,是否符合媒体定位和报道方向等。

  在编校差错方面,新闻编审工作审校的差错主要包括政治差错、事实差错、知识差错、语法差错、文字差错、符号差错、技术差错等。新闻编审工作尤其需要关注重要位置的差错情况,如报头、刊头、新媒体头部、大小标题、栏头等,以及正文中出现的重要人名、重要地名、重要时间、重要图片等信息。

  出版形式差错,是针对报纸、期刊而言,主要审核报纸期刊的名称、出版物号、主要责任单位、版权信息、出版标识、印刷及发行信息等是否按规定刊登。

  总体来说,新闻编审工作有三大显著特点:一是政治性。新闻事业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稿件中蕴涵着对中央对上级精神的领悟,蕴涵着价值取向和舆论导向。新闻编审工作需要从大量的稿件中做出判断和筛选,把握大势,甄别是非,不能有任何政治上的闪失。新闻编审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守牢意识形态底线。二是新闻性。新闻编审工作的内容和对象决定了其新闻性的特点,需要对新闻稿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进行把关,确保新闻内容真实可靠、准确客观。三是创新性。随着工作环境和内容载体的变化,新闻编审工作从纸上审签到网上审签、移动审签,从空间隔离的各个环节到实时联动的各个节点,从文字、图片编审到集文、图等于一体的多载体产品编审,不断适应着新的工作环境,不断驾驭新的编审内容,在融合创新中谋求最佳的传播路径。

  二、当前新闻编审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伴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传媒生态、传播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编审工作的环境、对象、任务、内容等也随之变化。当前,新闻编审工作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一)海量信息的筛选。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每天海量的信息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进入人们的视野。新闻编审工作也不例外,其面对和处理的稿件较以往大量增加。如何快速高效地甄别筛选出一定数量的有效新闻信息,驾轻就熟于各类新闻事件、新闻体裁的快速应对与处理,成为新闻编审工作的实战考验和必备技能。

  (二)庞杂信息的判断。自媒体时代,社会认知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使得信息纷繁庞杂,甚至参差不齐、鱼龙混杂。新闻编审工作需要练就一双慧眼,及时从繁杂的稿件信息中,准确判断出稿件的内容质量是否合法合规、合情合理,是否方向导向取向正确,是否符合媒体平台定位等。这既是做好新闻编审工作的基础保障,也是新闻编审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点滴积累、不断磨砺的看家本领。

  (三)严格的质量检查。当前,国家对报纸核验、质量检查等,越来越规范和严格。新媒体也被纳入审读范围,严格执行“三审三校”等相关制度。年度核验中,报纸和新媒体统一做到“三个一”。即,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其检查的重点是内容质量、编校质量,报纸还有出版形式质量,范围对象是报纸及其所办官博、官微、APP等。对于新闻编审工作而言,这意味着选稿用稿的标准更严,编稿改稿的要求更高,底线意识更强。

  (四)一体化的融合内容。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新闻媒体早已不限于报纸一个平台,而是形成“报、网、微、端”协同发力的全媒体传播矩阵,新闻编审工作的内容不仅有纸上的文字、图片,还有数字化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面对这样一个多平台、多渠道、一体化传播的生态传播体系,新闻编审工作需要具备融合、一体化思维,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选择、编辑不同类型的稿件,整合出差异化内容产品,从而实现各个渠道的多元传播、联动传播。

  (五)创新的技术环境。新技术的发展,在给采编工作带来高效率的同时,也深刻改变了新闻编审工作环境。可视化、一体化、联动化、移动化、高效化成为新闻编审工作技术环境的显著特点。新闻编审工作需要适应新的技术环境,严格落实“三审三校”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将新技术环境与原有的工作要求契合好、融通好。

  (六)稀缺的优质稿件。信息越来越多,新闻稿件也愈发多元,但其中优质稿件依然匮乏,尤其一些有思想、有启发性、有分析预判的深度报道更是稀缺。持续稳定的优质稿件供应,成为不少新闻媒体、新闻编审工作孜孜以求的目标。

  三、新闻编审工作需要具备的几个思维

  面对媒体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提出的新要求,新闻编审工作需要守正创新、守好底线,笃实力行、开拓奋进,尤其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思维——

  (一)底线思维。新闻宣传本身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工作。政治敏锐性、政治判断力、政治鉴别力是新闻编审工作最基本的素养,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是否把握准确,对重要领域重大问题的宣传基调是否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主题报道的宣传口径是否与主管主办部门统一等等,都考验着新闻编审工作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这就需要新闻编审工作:一是基本了解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结构。二是及时关注政治上的新提法和政治术语。三是深刻领悟党中央对于经济形势、社会发展的重大判断与部署要求。四是及时掌握各项大政方针,以及宣传政策、行业政策等,做到熟稔于心。五是熟悉主管主办及相关单位领导的具体职务、分工及排序等。

  (二)安全思维。无论传统媒体稿件,还是新媒体稿件,无论是来稿,还是自采稿件,都必须按照信息发布的相关程序进行审核,严格遵循“三审三校”流程,遇有重大选题、重要稿件启动备案程序,增加审次和校次,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对于一些明确要求不对外报道的内容和领域,千万不要触碰, 一旦发现立刻删除,或作退稿处理。日常稿件,尤其是一些专业性较强、涉及重要人物和事件的稿件,在外审的基础上,再严格按媒体“三审三校”流程进行内审,确认没有涉密问题后再刊发。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技术环境的优化、工作节奏的加快,新闻编审工作正在逐渐实现远程办公。高效率下如何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这就需要新闻编审工作既要适应快节奏的技术环境,也要严字当头、严上加严,把好审核关,确保新闻传播、信息发布安全。

  (三)竞争思维。新闻媒体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具备竞争思维的媒体,终将被大浪淘沙。而媒体之间的竞争,实质则是优质稿源和人才的竞争。稳定可持续的采编力量和优质稿源供应,是新闻媒体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新闻编审工作培育竞争思维,需要立足实际,面向未来:一是建立稳定多元的供稿体系,以打造智库为纽带,广泛汇聚各领域专业英才。二是善于发现和培养采编新生力量,重点强化编辑、记者队伍建设,从年轻人中不断挖掘采编骨干力量,形成持续稳定有力的采编梯队,同时在日常投稿中善于发现“写手”,在重大选题策划中有意识地予以重点锻炼和培养。

  (四)全媒思维。新闻媒体的发展最终要走向全媒体化。新闻编审工作是采编工作的重要关口,关系着新闻发布的内容好坏与传播效果。新闻编审工作要具备全媒体思维,一篇稿件,一个人物,一件事情,一个主题,怎么采集、编辑、发布、反馈,不应再局限于一个平台、一个媒体,应统筹考量,分而施策。不同的内容,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布平台和用户群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编辑、发布。同时,在重大主题宣传中一体策划,最终实现媒体矩阵传播的整体效应。

  (五)版权思维。随着整个社会版权意识的不断加强,内容侵权问题越来越引起新闻编审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如何规避侵权风险?一是加强对版权保护知识的学习,落实版权审查机制要求,避免出现侵权行为发生。二是新闻报道,要求必须署真名,避免后续发生不必要的纠纷。三是严格遵循“先授权,后使用”的原则,对于要采用的稿件先联系,征得作者同意,并署原作者名字。四是通过加工、整合创作的新闻作品,须在文章末注明素材来源或者出处。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报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