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培山水文化 育特色人才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3-12-12

  ——河北地质大学建校70周年暨省部共建10周年发展纪略

  ◎  本报记者 刘艾瑛 通讯员 张耀东

  11月18日上午9点,随着河北地质大学建校70周年暨省部共建10周年庆祝大会进入倒计时,从外地赶回的往届校友及如今在校的师生逐渐聚拢到大会举办地——新校区体育馆,新老校友欢聚一堂,相互问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并纷纷结伴在会场大屏前留念;大屏上播放着毕业于河北地质大学的5位院士的寄语,大屏前身穿清新色调统一服装的在校学生合唱校歌《山水魂》。虽然初冬寒气袭人,气氛却是愈加热烈。

  9点30分,河北地质大学建校70周年暨省部共建10周年庆祝大会正式开始,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部分省市自然资源厅、地勘局负责同志,省内外部分高校负责同志,合作企业代表,新校区建设一线代表,优秀生源地中学代表和学校师生代表等参加大会。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百余家友好单位和兄弟院校发来贺信。

  学生合唱《山水魂》

  学校发展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

  河北地质大学党委书记和志强致辞时介绍,河北地质大学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从宣化到石门,从洋河水岸到滹沱河畔,历经四度校名更迭、三次建设创业。新中国成立之初,为解决“地质工作不先行发展,与之关联的社会经济建设就无法开展起来”的矛盾,中央提出了“按照国家经济建设计划需要,及时和积极地培养大批德才兼备、具有现代先进科学水平的地质工程师”的任务,地质部随即建立了几所部属地质学校,逐步解决了国家“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的困局。

  1953年,老一辈地质学家李四光、老一辈革命家何长工亲自选址塞外古城河北宣化,河北地质大学的前身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就此成立,成为了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五大地质院校之一。1971年,学校更名为河北地质学院,同时升格为本科院校。1996年,根据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和国家发展需求,紧跟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大力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学校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2013年,原国土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省部共建协议,学校成为了省部共建大学,为之后十年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2016年,学校更名为河北地质大学,此后依次成为河北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实现了办学层次的接续跨越。

  学校党委副书记侯书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宣化地质学校的建校,到后来的河北地质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以及如今的河北地质大学,一路走来并不轻松,而是异常艰难曲折,但学校发展始终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宣化是塞外古城,寒风刺骨,师生充分发扬“三光荣”传统、“四特别”精神,奋力前行。后来,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急需大量经济管理类人才,而地质行业当时并不景气,学校紧跟国家发展需求,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重点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在2003年其培养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在地矿领域中高层的比例甚至达到了90%,经济管理成为该校继地质之后的又一王牌专业。学校更名为河北地质大学,外延建设与内涵发展相结合,以外延建设为主,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强化学科建设,推进新校区建设。

  此次庆祝大会还举行了《河北地质大学校史(1953-2023)》发布仪式。学生们表演了配乐诗朗诵《七秩荣光——我们选择了河北地大》和大合唱《勘探队员之歌》。这些节目展现了河北地质大学70年风雨历程,因地质而生,秉经管特色,一代又一代河北地大人躬耕教坛、和衷共济,映射出一个个宽厚继世、铸魂育人的历史场景。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双翼齐飞

  70年来,河北地质大学培养了20余万学生,从这里走出了5位院士,数量之多在河北省院校也是首屈一指。如今,河北地质大学建有八大学科门类,70个本科专业,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河北省重点支持和培育的一流学科,9个国家级一流专业,9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学科特色聚合鲜明,专业实力稳步攀升。

  该校始终坚持以“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为核心使命,秉承“达观博物”校训,弘扬“仰山慕水”文化,确立了为服务地质行业、服务地方发展培养经世致用复合型人才的“双地”办学定位,形成了“资源环境+”多学科协同发展和深度交叉融合的办学特色。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拔尖科研团队“四个一”建设计划,培养了“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等一批高层次“山海人才”和“山海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教学成果奖6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99项,产出了引起全球学界广泛关注、入选“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的“龙人”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并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为地质行业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

  一路走来,河北地质大学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自强不息、躬行师道,涌现出以中国地质经济管理学奠基人刘路教授、“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杜汝霖教授、“华北水神”刘光亚教授、“不寻常华北龙”发现者庞其清教授、“全国先进工作者”牛树银教授等为代表的一批“经师”“人师”;学生则是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扎根一线,敢为人先,在不同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涌现出一批学术翘楚、业界精英和治国栋梁,成为河北地质大学的荣耀与骄傲。

  逐梦前行再扬帆

  和志强表示,特别是今年以来,河北地质大学把建校70周年作为推进开放办学、拓展办学资源的重大机遇,由校领导带队访遍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联络校友、对接项目,签订了80余项战略合作协议,将学校发展的触角拓展到全国,为学校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汇聚资源、创造机遇。今年,还是河北地质大学谋划建设新校区的第12个年头,经过几届领导班子艰苦卓绝的努力,新校区建设诸多“卡脖子”的难题终于得到全面解决。虽然目前各方面条件还不够完备,但河北地质大学领导班子依然选择在新校区举办校庆活动,这既是向河北省委省政府、广大校友和全校师生作个交代,更凸显出河北地大人敢为人先、独辟蹊径的闯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冲劲,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韧劲,矢志开辟一片新天地。

  此次校庆大会上集中签约成为一大亮点,河北地质大学分别与河北省文化与旅游厅、河北省文物局、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石家庄市藁城区政府、中电科普天和平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地矿局、河北省地矿局、云南省地矿局、河北省地震局、山西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豫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建投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地矿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地理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单位不仅包含了全国地矿系统单位,也有省内企业战略合作单位。

  精准谋划施对策,画好育人同心圆。河北地质大学发展规划处焦董瑞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北地质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十四五”总体目标,立足学校资源环境、经济管理、信息技术、人文艺术等学科门类,推动绿色、和谐、智能、美丽为一体的“智慧地球”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开创“学科优、队伍强、平台高、专业精、机制活”特色鲜明高质量发展的办学格局。力争到2025年实现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突破,为实现“总体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上有较强影响力、在资源环境及相关领域有突出优势的创新型多科性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河北地质大学还完善规划落实机制,强化规划目标责任制、健全规划任务落实机制、健全规划落实评价监督机制、实行规划优化完善机制。

  在学校建校70周年之际,河北地质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也正好执行过半,已经进入了河北省“双一流”高校建设序列,“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工商管理”三个学科被列为河北省一流学科,“十四五”设定的各项任务正在稳步推进,部分指标已经超额完成,学校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风禾尽起,盈车嘉穗;踵事增华,芝兰沁香。从百业待兴的1953年到气象万千的2023年,河北地质大学矢志改革创新,砥砺前行,实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收获了硕果盈枝的成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