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聚焦两会 | 全国政协委员王召明:加快草原碳汇研究 让草原越绿越值钱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2-03-10

   ◎  本报记者 刘晓慧

  “修复后的敕勒川草原,每年每公顷固碳1.5吨左右,释氧量2.8吨左右。我国草原面积达2.64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7.5%。这两组数字说明良好的草原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蒙草生态集团董事长王召明在今年的提案中呼吁,在国家层面加快草原碳汇相关算法和标准研究,在国际上掌握草原碳汇话语权,在国内使草原碳汇成为重要的生态资产,让草原越绿越值钱。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扎赉诺尔煤矿,从1902年就开始开采,形成了矿坑面积约500公顷、排土场面积达1276公顷的巨大坑口。部分原始煤层长年累月自燃,土地早已无法利用,植物也极难生长,被戏称为当地的“火焰山”。蒙草团队接到修复矿坑的任务后,因地制宜制订修复方案,采用阶梯降坡、分层修复的方案,利用原始地貌整理坡面进行生态修复。“20多人的矿山修复团队在那里一待就是5年,最终把那里变成了‘花果山’,植物种类由最初的10多种增加到70多种。”王召明说,现在那里每年每公顷土地能够固碳1.5吨,从生态负资产变成了生态净资产。

  王召明介绍其团队开展的生态修复情况

  曾经的敕勒川草原,一度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周边的采石场,沙石遍地、沟壑丛生,一到春秋季节,大风总会卷起漫天黄沙。2012年,蒙草团队从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中,调取了当地的水、土、气、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态数据,结合科研人员实地调研、采样、分析,给出了“人工干预下模拟天然草原”的综合治理方案。“方案主要是应用适地乡土植物品种,开展多样性建植,通过人工干预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改良土壤、重建植被群落。”王召明说。

  如今,敕勒川草原重现往日风采,荒漠、砂石滩恢复成了绿草如茵、野花盛开的草原,60多种植物和一大批动物、昆虫也回归草原,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

  “一块块退化的草原、一个个废弃的矿坑,通过我们的乡土植物科研体系、种质资源储备等,实现了由黄到绿、由灰到绿的转变。”王召明说,近年来,已累计进行生态修复3000万亩。

  “我国是草原大国,应充分发挥草原碳汇的重大价值。”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实施,王召明对生态修复的理解又有了新的视角。

  2020年,中央工作经济会议明确提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有效发挥草原、湿地、土壤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这让王召明十分兴奋,“这说明除了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正在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实施退化草原修复2.3亿亩,每修复一亩草地将约固定0.1吨碳。王召明认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扎实推进,草原的生态服务功能在持续放大的同时,巨大的固碳潜力也在不断释放。

  国家林草局的数据显示,我国草原总碳储量大约在300亿到400亿吨的规模,每年固碳量约6亿吨。“草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碳库,保护好、建设好草原生态系统,其固碳能力就会增强,会形成巨大的碳汇。”对此,他十分坚定。

  草原碳汇作为重要的生态资产,尤其对于草原生态保护区域来说,草原碳汇应该成为区域财政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就目前情况看,草原碳汇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标准和体系。“草原的碳汇功能大多停留在定性的判断和初步的估算上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草原碳汇功能的开发。”王召明表示,目前草原碳汇价值存在标准缺失、算法不明、底数不清的基础性问题,有必要加快草原碳汇相关标准、算法的制定。

  他建议,加快我国草原碳汇的相关研究工作,在国家层面尽快开展草原碳汇评估行业标准的出台,以便科学地评估我国的草原碳汇家底。要提升生态修复碳汇增量。将草种业、牧草种植、草原生态修复、草原区矿山生态修复等碳汇增量进行计量;鼓励草原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打造低碳、零碳草原。要推动建立草原碳汇的市场补偿机制,搭建碳消耗企业与草原牧场的联系平台,鼓励企业参与草原生态修复项目来抵消碳排放,实现生态共赢。尝试建立草原碳汇试验示范区,设立草原碳汇基金,助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