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质援疆工作日记
◎ 李 育
新疆、乌鲁克恰提乡、祖国西极……这些词汇,往昔于我而言,像是蒙着神秘面纱的传奇,熟悉却又透着陌生的新奇感。
今年3月,参加工作刚满两年的我,无比幸运地成为一名江西地质援疆先锋队员,亲身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用手机定格那些震撼的瞬间,也用心记录下在新疆乌恰县找矿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有美好,也有艰辛……
3 月 13 日,乌鲁克恰提乡,天气晴。
野外踏勘
初至新疆
这里的环境与南方相比,简直天差地别。
目之所及,既有牛羊成群的壮观画面,又有骏马驰骋的蓬勃活力;既有黄沙漫天的雄浑壮阔,又有白雪皑皑的圣洁静谧;既有一望无垠、广袤辽远的戈壁滩,又有终年积雪不化、威严耸立的大雪山。
这儿的山上,少见高大挺拔的树木,映入眼帘的,是光秃嶙峋的岩石、低矮丛生的灌木,还有那成片连绵的草地。这些看似荒芜的地貌,却为我们后续的地质找矿工作,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抵达驻地的第一天,我们便忙着收拾屋子。屋内的铁床吱呀作响,墙皮剥落,窗台布满了蜘蛛网。干燥的空气里,灰尘四处弥漫,队友何伟忍不住抱怨:“总感觉鼻子里全是灰。”另一名队友游晓杰也随声附和:“谁说不是呢!”
初来乍到,我们对这里的一切都要重新适应,尤其是那悬殊的昼夜温差,真切地让我们体验了一把“早穿棉袄午穿纱”的奇妙跨越。
初至新疆,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我满心感激能加入这支优秀的团队,成为地质援疆先锋队员。为国找矿,使命在肩,无上光荣。我愿在新疆这片找矿的沃土上,磨砺意志,追逐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3 月20 日,乌恰县吉根乡可别克调查区,天气晴。
戈壁的精灵
雪境寻矿
3月的新疆,寒风依旧凛冽,冰雪覆盖着大地,踏雪前行成了我们工作的常态。但这份寒冷,丝毫没有浇灭我们找矿的热情。
今天的任务,是对可别克调查区西部进行踏勘。我们一行三人,沿着阿克铁热克河一路向西,河面上结着厚厚的冰层。对于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来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厚实的冰层,厚得车子都能在上面平稳行驶。
进入工作区,积雪深的地方都快没过小腿。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中跋涉,四周寂静无声,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同事何伟、干金军和我。
踏勘的线路蜿蜒曲折,先是踏过嘎吱作响的冰河,接着穿过一片无垠的雪原,而后沿着陡峭的山势艰难攀登。何伟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说道:“28000步,4.3公里,咱们今天累计垂直爬升了近200米,又破纪录了,继续加油!”在高海拔地区开展地质工作,是对体力与智力的双重考验,可我们总是相互打气、彼此鼓励。
临近中午,气温稍有回升。我们惊喜地发现了一处千枚岩地层,这极有可能是调查区内蕴藏金矿的关键地层。那一刻,疲惫的身躯仿佛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我们迅速定点、记录、采样,然后沿着这层充满潜力的矿脉继续探索追踪,一路攀爬至海拔3500米的山腰。
返回途中,我们每人都背着采集的样品,累得气喘吁吁。但今日的收获,让我们满心欢喜,满心期待着后续化验能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4 月10 日,乌恰县萨热塔什金矿勘查区,天气晴。
大美山川
山野遇趣
根据相关报告,萨热塔什金矿调查区存在含矿地层。今天,我们就要全力找寻它的踪迹!
依照提前在地图上规划好的路线,我们沿着雪线一路向南前行,最终来到一处山脚下。
“这山可真够陡的。”干金军抬头望去,不禁感叹。在到达山脚下前,我们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跋涉了两公里,可我们的目标地层,还远在山的另一侧。
野外的路线崎岖不平,行走十分困难。在我们稍作休息时,同事游晓杰突然手指远处山顶,喊道:“你们快看,那是什么?是不是野山羊!”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山顶上,一群大大小小的山羊正在悠然地吃草。我赶忙用手机放大画面,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群野生的北山羊。查阅资料后得知,这种羊主要栖息于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属于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真是大饱眼福!没想到在这儿还能看到野生动物。”我兴奋地说道。当我们再次踏上行程时,发现那群北山羊也在山顶静静地注视着我们,或许它们也在好奇:真稀奇,今天怎么会有人类到访?
在行进途中,还有一只野兔突然从我们眼前飞速窜过,把大家吓了一跳。
我们继续攀登。登上山顶的那一刻,眼前的风景美得令人沉醉。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雪山,近处是幽深静谧的山谷,“大美新疆”四个字,在此刻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历经一番波折,我们终于找到了心心念念的目标地层,浑身的疲惫仿佛被一阵风吹得无影无踪。
野外工作就是这般充满未知与惊喜,每一天都是全新的开始。回想近日的经历,一首打油诗涌上心头:
初临西域意飞扬,
雪岭荒滩入目长。
山羊突现添奇趣,
野兔惊奔映寒光。
踏雪寻矿何所惧,
餐风宿露志如钢。
地质儿郎多壮志,
丹心灼灼曜边疆。
当我们俯身采样时,那是与大地的深度对话;仰望山川时,那是对自然馈赠的感恩。漫漫勘探路,无论是烈日高悬,还是寒风刺骨,我们的足迹都将成为探索的印记,在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疆大地上,书写着属于我们江西地质人的壮丽篇章。
(作者单位:江西省地质局第二大队;文中配图均由作者提供)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