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藏在矿物里的中国传统“岩色”

中国矿业报 评论 2天前

  ◎  秦丹鹤 马明 王建民 殷嘉乐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对色彩的运用有着悠久的历史。部分中国传统颜色源自自然矿物,被运用于画作与器物之上。它们不仅承载着时间的重量,更以其不朽的色泽,诉说着古老而绚烂的故事。

  朱砂:“屈膝红墙绕,蜎蜎紫阁连。”此句出自清代乾隆帝弘历之笔,勾勒出一幅红墙巍峨、紫阁相连的皇家盛景。而谈及这抹朱砂红,其背后更是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红色颜料朱砂,矿物名为辰砂,化学成分为硫化汞,鲜红色,粉末亦呈红色。在传统文化中,朱砂红代表着尊贵、吉祥和喜庆,备受皇家青睐。故宫的“朱墙”“朱笔御批”等都是这样的红色。朱砂红不仅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历史的记忆、一种情感的寄托。

  石绿:“螺青点出暮山色,石绿染成春浦潮”宋代陆游笔下这句诗描绘出一幅自然与艺术绝妙融合的自然画卷。绿色颜料石绿,矿物名为孔雀石,是含铜的碳酸盐矿物,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以蓝、蓝绿到绿色为主,粉末浅绿色,由于其颜色酷似孔雀羽毛而获此美名。我国明代画家文徵明的《石湖清胜图卷》中,便巧妙地运用了石绿,那一抹抹翠绿,既展现了春日江南水乡的勃勃生机,又蕴含了画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审美情趣。

  石青:“晴日春山,群青缥缈。”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晴日春山》。它生动地描绘了春日晴空下,群青色山影缥缈朦胧的美丽景象。蓝色颜料石青,矿物名称蓝铜矿,是碱性铜碳酸盐矿物,在中国古代也被称为石青,与孔雀石紧密共生。在唐代,石青之色被广泛应用于绘画、陶瓷、服饰之上。宋代著名画家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中就大量使用了石青,那连绵不绝的山川河流,在石青的渲染下更显壮丽与深邃。

  雌黄:“烟条涂石绿,粉蕊扑雌黄。”此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之笔,描绘了蔷薇花的色彩和形态之美。黄色颜料雌黄,矿物名为雌黄,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柠檬黄色,粉末是鲜黄色。古人多用黄纸写字,纸张颜色和雌黄颜色相近,因此古人用雌黄颜料涂改错处,后发展为成语“信口雌黄”。除了石绿和石青这两种流传最久远、最受重视的矿物颜料外,雌黄作为一种罕见清晰且明亮的黄色颜料扮演着重要角色。

  石墨:“丹青不染倾城色,水墨却含淡淡香。”苏轼的这句诗道出了水墨丹青的独特韵味。制作黑色颜料的矿物为石墨。石墨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铁黑-钢灰色,粉末呈光亮黑色。黑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正义与庄严,高雅与深邃。而在水墨画中,黑色更是被发挥到了极致。于黑白灰的交织间,山川以墨之浓淡勾勒其巍峨与秀丽,草木借水之干湿展现其生机与柔情,花鸟鱼虫则在墨色的轻拂下栩栩如生。

  暮山紫:“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是唐代诗人王勃笔下秋日傍晚时分的滕王阁,夕阳余晖与山间升腾的雾气交织,将远处的山川染上了一抹淡淡的紫色。紫色颜料暮山紫,矿物名称紫水晶,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因其成分中含有微量的杂质元素——铁,从而使水晶产生紫色。紫水晶的颜色从浅紫色到深紫色,分布常不均匀,且可带有不同程度的褐色、红色、蓝色色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紫色象征着祥瑞和高贵,故有“紫气东来”之说。因此,我国历代画家也留下了许多以紫藤花作为创作题材的作品。

  铅白:“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出自曹雪芹《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的《咏白海棠》,描写白海棠的高洁白净。白色颜料铅白,矿物名称白铅矿,化学成分为碳酸铅,呈白色。在中国传统颜色中,白色象征公正、纯洁、端庄。中国传统绘画中使用铅粉作为白色颜料。古代妇女还将其作为美白皮肤的化妆品,所以便有了成语“洗尽铅华”。

  矿物中蕴藏着的中国传统“岩色”,不仅彰显着中华民族独有的色彩魅力,更是跨越千年,让今人领略到中国传统色彩的绚烂与不朽,体会到自然之美与地球科学探索的完美融合。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