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 从大山里来 到大山里去
从大山里来 到大山里去
——记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献河
◎ 李伟聪
“地球表面的岩石就像是被打乱了页码、分散在各地的一本书,地质工作者的任务之一就是把这本大书重新拼起来,用心解读其中包含的有趣故事,不断探索地球地质演化的历史,从而更全面地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更合理地利用地球赐予人类的资源,这也是我的使命和职业的初衷。”当被问起为什么会选择从事地质工作时,这就是一位地质人的回答。这位地质人就是本文记录的主角——张献河,来自广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2024年,张献河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用16载春秋在岭南大地书写着地质人的赤子篇章。
与岩石结下不解情缘
1983年出生于粤东莲花山脉山区的张献河,从小在群山怀抱里成长。山区交通十分闭塞,生活过得比较清苦。记忆中,除了在烛光中用功读书写作业之外,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把玩山野间、小溪里形形色色的石头。张献河与岩石的情缘也许就在当时生根发芽。喜欢仰望星空的张献河,梦想是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闯一闯。当梦想照进现实,张献河就读于中山大学地质学专业,在2009年硕士毕业之后,入职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加入基础地质调查室,开启了人生第二段跋山涉水的生活。
张献河刚到院里不久,就参加了1∶5万广东郁南县、大坡圩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对于地调院来说,这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以老带新项目,填图区域位于粤西两广交界处,处于云开地区的变质变形带上,地形地质较为复杂。项目组大多是年轻同志,只有项目负责人具有工程师职称,其他成员均为助理工程师。无论是体力上还是脑力上,这对项目组而言是一个巨大考验。项目负责人将岩浆岩组长的担子交给了张献河,他鼓起勇气挑起这个重任,负责相关的路线调查、剖面测量、样品采集和数据分析等工作。据当时的项目负责人回忆,张献河做事特别认真细致,善于观察和思考。每天完成当日的外业工作之后,遇到难认的标本或存在疑问的地方都会想办法解决。除了与项目负责或其他成员讨论外,他也常向院里有经验的同志请教,更多时候是通过查阅资料或反复多次去野外现场补充调查,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如此日复一日,经过3年多的磨炼,张献河圆满完成了项目负责人交办的工作任务,完成了岩浆岩相关成果报告的编制,最终项目成果获得实施方的充分认可,被评为优秀等级。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
作为一名党员,张献河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吃苦耐劳、苦练本领,很快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起广东江门古兜山地区四幅1∶5万区调填图任务,带领一队年轻技术骨干再次回到大山中开展调查。这次张献河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每天除了制定项目组次日或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外,还要完成自己的外业调查任务。身为党员和项目负责人,张献河主动承担最困难的路线,有几次穿越古兜山荒无人烟时,天已全黑才走出大山。幸亏张献河从小在大山里长大,山路走得多了,才能带领队员安全返回。作为项目负责人,要全盘把握项目进度和工作质量,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在地层、岩浆岩和构造等专业方面都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在项目工作之余,张献河把空余时间都用来学习,以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业务能力。经过3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夜的不懈努力,项目成果通过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的评审验收,并得到验收专家的一致好评。
用科技为城市安全把脉
2017~2022年间,张献河作为专项负责人和项目副负责人,先后参与主持了“珠江三角洲基底断裂探查研究”和“中山市多要素三维城市地质调查”两个大型项目。
通过近5年时间的探索,他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了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基底断裂探查和评价工作,以及中山市全市的空间、资源、环境、灾害调查与评价任务,获得大量创新性成果,为服务城市安全和新一轮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打造了可推广的样板。张献河的团队不仅摸清了珠江三角洲核心城市群范围内的重要断裂构造及区域稳定性特征,还建立了一套在浅覆盖区行之有效的基底断裂探查研究方法。他与中山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创新研发出一种通过监测地下电场变化的设备,用于监测地壳内重要断裂的稳定性。该设备已率先部署在中山市五桂山断裂带上,如同给大地安装“心电图仪”,为中山市城市安全“把脉”,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十余载成果丰硕
张献河性格谦和,稍显内向,做事低调,刻苦认真,善于学习和总结,勇于创新。他脚踏实地,默默耕耘,从助理工程师成长为高级工程师,成果日渐丰硕。他参与或主持的项目均获得优良评价,其中“中山市多要素三维城市地质调查”项目获2022年度全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珠江三角洲基底断裂探查研究”项目获2022年度广东省地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他在《岩石学报》《华南地质》等地学期刊发表科技论文多篇,合作出版科技专著三部。参与编制《广东省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实施细则》团体标准和《中国地质志·广东香港澳门志》志书。2023年,他参加广东省地质行业地质调查员职业技能竞赛,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一荣誉的获得归功于其多年的一线工作实践与积累。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张献河响应广东省地质局号召,积极报名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沙特阿拉伯精细填图工程,他的地质故事将在万里之遥的沙特续写新篇章。
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大学生,又回到大山里奉献青春,张献河与岩石打交道,与自然相处,发挥专业特长,为公益性、基础性地质事业默默出力。十余载光阴如白驹过隙,从莽莽群山到繁华都市,工作地点和侧重点在变,不变的是地质人的初心和使命。他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更没有抱怨工作的苦与累,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身为广东地质人为荣。张献河以其不懈的奋斗精神和突出的工作业绩,成为新时代地质人的缩影,成为广东省地质战线上一面鲜艳的旗帜。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