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抗疫日记”里的青春担当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2-02-22

  ——记河南理工大学青年学子

  ◎  岳远慧

  “我们的家乡‘病了’,我们看到平时熙攘的道路,沉默得令人心疼;热闹的街道,安静得让人窒息……此时,没有任何一刻能超越我们保护家园的热情。只有分秒必争与病毒赛跑,才能早日重返车水马龙的道路,人声鼎沸的街道……”近日,河南理工大学学子11天11篇“抗疫日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们年轻,而且抵抗能力强,关键时刻,我们必须冲在一线护卫家乡。”他们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最炙热的情感;他们用最平凡的行动,践行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他们用最青春的肩膀,庇护着家乡人民的安危。

  学生志愿者王艺佳:早晨五点钟的曙光“最有温度”

  “您好,请出示一下身份证,咱的手机号是多少?请把咱们的试管拿好,并与前面人员保持1米距离……”

  简单的几句话,王艺佳每日要重复几百遍甚至上千遍,在八轮核酸检测中,不厌其烦、反复地复读语言,并没有让她有一丝的怠慢,在保证快和准的同时,她还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有温度,向群众传递温情和希望。

  “冬日的天气不仅是冷,更令人烦恼的是刮风、大雾、大雪,似乎天气也在跟我们作对……”王艺佳在日记里写道,“在这八轮核酸检测工作中,5点起床,穿过浓重的大雾,与纷飞的雪花为伴,去村委会进行核酸检测准备工作,我看到过白衣天使睫毛上落下最纯洁的雪花,也看到百岁老人在雪夜里,拄着拐杖来排队做核酸检测……任何困难都不能影响我们工作的进程,也不能阻挡禹州人民抗击疫情必胜的决心。”

  当被记者问道,十几天如一日,起早贪黑、高强度的志愿工作,你不累吗?

  “每天5点钟的曙光是我和志愿服务工作的约定,5点钟的小镇,说实话以前没见过几次……但是我却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庆幸我又可以为抗疫多尽一份力量。此刻的城市很安静,很‘温暖’,也充满希望和期待,随处可以看到医护人员、村委会干部、志愿者等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辞辛劳为禹州市早日渡过难关而奔波的背影……每次看到这些,我的恐惧和害怕,就会随着逐渐消失的夜色烟消云散。我也相信,只要每个人都坚守好自己的防线,我们一定可以赢。”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们深知战疫的最终目的是温柔了岁月的碧海蓝天,是阖家欢乐的人潮拥挤,抗击疫情,我们必行!”王艺佳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学生志愿者王自烁:再黑的夜晚也会有“星光闪耀”

  “刚刚回到禹州,还没来得及与我心心念念的小县城好好叙叙旧,疫情就侵袭了我的家乡……”王自烁说:“身为大学生的我,当仁不让应该扛起这份责任,冲锋在前去协助医护人员守护好家乡,力所能及地贡献青春力量。”

  就这样,他穿上了红色志愿服,穿梭在城市的街道,开启了与病毒赛跑的模式。

  “您好,我们是来登记入户信息的志愿者,请您把身份证拿出来吧?”“您好,请出示行程码和健康码!”……做志愿者以来,进出居民登记、入户排查沟通、防疫知识宣传、安抚年老乡亲的情绪、落实各家各户封闭管理等工作中,王自烁从不缺席。

  “其实再累的工作,我也不觉得辛苦,只要能让我为家乡抗疫做点事,我觉得很有意义。但不幸还是降临,因为我的弟弟被确认为密切接触人员,被社区接走隔离,我的健康码也因此变成黄色,无奈只能居家隔离……”王自烁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但我仍想为家乡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家以笔为“武器”,他每天除了记录自己的志愿服务工作的点点滴滴,还将在抗疫期间看到的感动瞬间都记录下来,通过微信、QQ群等,为全禹州人民提供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次灾难,但我更觉得这是一次精神洗礼,一次沉浸式的成长教育……”王自烁说:“我看到了每天村委会负责人定时将蔬菜放到每家每户隔离人员的门口,又悄然离去的背影;看到了医护人员上门为我们做核酸检测时,因为寒冷而冻得瑟瑟发抖的场景;看到了医护人员不眠不休为我们送中药的瞬间;看到了黑夜里居民们在闪烁着的夜光中齐唱《我和我的祖国》……这些画面就像放电影一样,一遍遍在我的脑海中闪烁,我想这就是我成长道路上的‘风向标’,它教育我勇担重任、指引我勇往直前……这些铸就的不仅是坚不可摧的团结力量,更是一股强大的暖流,让我坚信再黑的夜晚也定会有星光闪耀。”

  在河南理工大学青年们奋勇向前的身影中,深刻体会到,青年一代把个人冷暖与国家安危融为一体,用自己的无私奉献书写无悔青春。他们不用豪言壮语,从精神上到行动上,不畏艰苦,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面对困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青春担当汇成防疫暖流,有这股暖流助力,一定能战胜疫情。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