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成果快讯|小兴安岭南缘存在晚三叠世火山喷发事件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4-03-05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公布了小兴安岭南缘铁力市-木兰县一带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取得的主要成果。

  2016年以来,黑龙江省地矿局在小兴安岭南缘铁力市-木兰县一带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项目组通过对该区域原划为晚二叠世五道岭组的流纹岩和安山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研究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并非晚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期火山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为典型的大陆弧火山岩。项目成果为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晚三叠世火山岩的形成及演化提供了新证据,为深化该地区区域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认识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通过地质填图,项目组在小兴安岭南缘铁力市-木兰县一带识别出一套以中酸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的岩石组合,原划为晚二叠世五道岭组。其主要以残留体的形式,以岛弧状散布在早侏罗世侵入岩体中。其主要岩石类型为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安山质含砾凝灰熔岩、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

  本次调查在该组地层中采集了2件U-Pb测年样品,岩性为流纹岩和安山岩。在CL图像上可以看出,大部分锆石边部具有密集的岩浆震荡环带,显示为岩浆成因。2个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13±0.69)Ma和(218±0.61)Ma,年龄样的结果为晚三叠世,说明小兴安岭南缘存在晚三叠世火山喷发事件。证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存在一条近南北向展布的晚三叠世火山岩带。结合该地区发现的大量印支期矽卡岩型铅、锌矿床,说明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改造和富集作用可能是印支期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的重要原因。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特征显示,火山岩具有典型的陆缘火山弧的元素特征。

  在火山岩构造判别图解中,样品均落入了造山带火山岩区和大陆弧火山岩区内。该期火山岩以高钾钙碱性系列为主,结合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可以初步确定其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挤压环境。

  据悉,调查区位于亚洲大陆蒙古-鄂霍茨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衔接地带,该地区当时处于板块碰撞拼合后的岩石圈伸展构造环境,标志着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结束。本次调查发现的晚三叠世火山岩主要表现为与活动大陆边缘相同的岩石组合与成分特征,表明晚三叠世东亚大陆已由被动大陆边缘转变为活动大陆边缘,并进入滨太平洋构造域的陆缘增生构造环境。由此推测,晚三叠世末滨太平洋构造域的陆缘增生活动开始。在此背景下,北方的蒙古-鄂霍茨克洋与东侧的古太平洋发生了双向俯冲作用,导致软流圈地幔上隆及幔源岩浆喷溢,形成了本区高钾钙碱性系列的火山岩。  (乌日根)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